3月26日,線上『邁思騰第一屆教師技能大賽』圓滿落幕,來自邁思騰河北廊坊、深圳福強、肇慶懷城校區的馬曉靜、施萍萍、錢曉文老師,在16位參賽選手中突出重圍,榮膺本場比賽的前三名。
前兩天,我們已經介紹了馬曉靜和施萍萍老師,今天,讓我們一起看看錢曉文(雯雯)老師獲勝背后的故事吧!
01 用數據與家長對話
像其他老師一樣,錢曉文老師在面對學生家長時,也擁有一個愛稱“雯雯老師”。一來是為了讓家長孩子更容易記住自己,二來朋友般的稱謂也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。
對于“如何加強家校溝通”這個問題,雯雯老師自有一套方法。機器人編程課對于孩子的改變往往是潛移默化的,為了實現教學成果可視化,她認為可以對孩子們進行長期的成果追蹤,并通過數據化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。大到孩子的數學成績、小到上課走神的頻次,都能成為她與家長交流的課題。
02 長善救失,上行下效
教學上,雯雯老師推崇的是“長善救失、因材施教”的教育理念。長善救失,就是善于發現孩子們的長處,引導他們糾正自己的錯誤。重視因材施教,善于因勢利導,將孩子的缺點轉化為優點。
通過分析數據圖表,老師們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優缺點,并對弱項進行針對性訓練和優化。
雯雯老師認為,作為一名教師,必須做到“上行下效”,在教學過程中給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,以自己的行為管理為指導,做一個孩子們可以學習、愿意學習的好榜樣。
為了上好每一節課,她對于各類模型的特點和搭建方法、搭建難點都了如指掌。
此外,上課前還會準備好充分的拓展內容。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,根據他們的興趣范圍制作相應類別的小程序。
除了上課、總結、備課、試課,她也會留下時間與家長們互動交流,以便進行相應的教學調整。
她說:“種一棵樹,最好時間是五年前,其次是現在。立足當下,穩步前進,是機器人編程教育行業共同的期許,也是我們每位老師的執著追求?!毕嘈胚@也說出了各位邁思騰老師們的心聲。
科學的教育,大多會在孩子們的心中,種下一顆希望樹的種子。這顆種子不僅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,也將萌芽為一棵參天大樹,就像茁壯成長的孩子們一樣。
我們希望邁思騰的孩子們學到的,不僅僅是搭建模型或編寫代碼的方法,更是計算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這種兩種能力,能夠幫助讓他們在未來,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闊土。